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北京 [切换]
      2009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案例分析5
      2022-11-02 10:39:50发布 300次浏览
    • 收藏
    • 置顶  |
    • 举报  |
      • 联系人:李经理
      • 电话: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 住建网提醒您:让你提前汇款,或者价格明显低于市价,均有骗子嫌疑,不要轻易相信。
    • 信息详情
    某跨海大桥,上部结构为9×50m+9×50m+12×50m三联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横向为两个独立的单箱,梁高2.75m,单箱顶面宽为11.30m。箱梁采用移动式模架逐跨施工,整套设备从瑞士某公司引进。施工单位在完成了侧模和底模安装后,开始调整各支点处的模板纵向标高,使钢箱模板处于浇筑混凝土的正确位置,同时设置预拱度。在设置预拱度值时,施工技术人员考虑了如下主要因素:1)、钢梁由于新浇混凝土重量产生的的弹性变形;2)、恒载;3)、混凝土箱梁产生的弹塑性变形。在浇筑底板和腹板混凝土时,采用同步浇筑的方式,以期增大混凝土箱梁的刚度值,减小混凝土重量对钢梁产生的弹性变形;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采用先浇筑两侧翼缘板,后浇中间的顺序,便于早期脱模,提高模架的利用率,加快施工进度。

    [问题]:

    1) 计算理论预拱度值的项目%%是否完整?如不完整,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2) 请指出浇筑底板、侧板和顶板混凝土顺序的不合理之处?

    [参考答案]:
    1. 不完整,还应计入支点沉降值;

    2. 底板混凝土浇筑应先于腹板混凝土10-20m;顶板混凝土应先浇中间后两侧翼缘混凝土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住建网看到的,谢谢!

    • 您可能感兴趣
    4000-15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