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开发背景
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根据《2015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5年我国建筑业增加值4.64万亿元,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万亿元,占比6.86%。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村镇建设、住宅建设等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已逐步发展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为了满足建设工程市场上对建设工程保险的需求,总公司已经开发了投标保证保险条款、建设工程完工履约保证保险条款、建设工程合同款支付保证保险条款。招投标保证保险是在招标采购中,对投标人的投标行为进行担保,包括现金投标保证金、银行支票、本票与汇票、以及担保公司出具的投标担保或者银行出具的投标保函,从而降低投标人的投标成本。建设工程完工履约保证保险主要是用来减少建设工程未及时完工给建筑使用者带来的损失,缓解国内工程承包方的资金占用压力,满足建设工程市场上对工期完工履约的需求。建设工程合同款支付保证保险条款则是用来减少业主方未及时履行工程款支付义务给施工方带来的损失,并缓解业主资金占用压力。
为了在建设工程担保市场全面推行建设工程保证保险制度,形成包括工程投标保证保险、建设合同履约保证保险、业主支付保证保险、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保险等在内的建设工程履约保证保险制度体系,同时也落实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关于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试点建筑工程质量保险的要求,公司计划开发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保险条款,旨在用于由工程施工方建造的并经国家或地方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验收通过的建筑工程,在缺陷责任期内,发现的质量缺陷而造成质量事故导致建筑工程损坏的,保险人负责赔偿修理、加固或重新购置的费用。该产品能有效的释放建筑施工方压在开发商处的质量保证金,激活资金使用周转效率。
二、保险责任和费率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保险保障责任是在保险期间内,投保人未按照与被保险人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关约定履行建设工程质量缺陷维修义务,给被保险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依据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向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
保险基准费率为1%,实际保费是保险期限系数、投保人资质等级调整系数,风险管理水平系数、资产负债率调整系数,保险金额调整系数,反担保方式调整系数,免赔调整系数和经验/预期赔付率调整系数与基准费率和质量保证保险金额的乘积而得。
三、法律依据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保险的法律依据主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
行政法规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担保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进一步推行工程担保制度的意见》、《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则》和《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四、风险分析及管控
(一) 风险分析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投保人的履约风险。投保人能否按招标要求签署《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能否按照施工合同的约定,如期完成工程项目,依法履约质保期义务与工程施工主体的资质、过往施工经验、建造年度财务状况等因素高度相关;
2. 法律风险。包括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是否规范、合理,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双方权利义务是否有明确的约定等都将影响工程质量保证情况。
3. 建设工程市场及行业风险。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建设工程市场的波动、建设方的经营动荡、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支付能力等风险因素,直接关系到工程维修责任的落实。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建设工程质量保证的风险因素不同于常规险种,故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对风险识别和风险管控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风险管控措施
考虑到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保险的风险特点,将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和降低经营风险:
1. 严格筛选和审核投保人,设立投保企业准入门槛。工程建设方的施工资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维修责任履约与否,因此在前期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制定工程施工资质的门槛,可同时参照建设方的过往建造项目情况、建设组织能力和工程支付能力等,从而高标准设立准入门槛,从源头上降低工程履约保证保险的承保风险。
2. 结合内外部力量,建立专业的法律团队。考虑到工程质量保证的法律风险较多,加上目前我国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建议成立专业的法律顾问团队,成员可包含内部信保部、法律部和工程险部有关人员,以及外部法律、建筑工程等专业人才,以此形成专业的法律团队,避免因实务操作中的法律问题引发保险责任。
3. 监控建设工程市场运行情况,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考虑到投保人的履约能力易受市场、行业的冲击,同时经济低迷也会使得违约事故发生概率上升,因此通过实时监控市场运行情况,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可有效的减少保险事故发生。
将上述管控措施进行细化之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承保风险,有效地推进工程履约保证保险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
五、推广方式及前景预测
在产品推广前期,将根据市场需求、区域经济及相关行业发展情况等因素,选择风险相对可控的项目及区域先行试点开办。在完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进行推广。
随着保险意识增强和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该险种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六、费率测算说明
本产品为新开发产品,缺乏经验数据。根据产品线业务经验及市场情况确定基准费率水平,并设定费率调整系数。公司将对该产品进行定期跟踪,密切监控该产品的经营数据,动态测算并及时调整费率水平。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住建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