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工程完工履约保证保险
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开发背景
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根据《2013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我国建筑业增加值30768.47亿元,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568845.2亿元,占比5.4%,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村镇建设、住宅建设等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已逐步发展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工程领域的完工履约率也参差不齐,比如中国建筑五局2015年履约率100%,中国建筑三局2015年履约率96.9%,中国太平洋建设2013年履约率85%,履约情况随企业工程建造资质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而高低不一。
目前在我国,为降低工程合同履约风险,债权人常采用要求债务人订立建设施工合同时缴纳保证金、第三方担保等形式避免债务人违约导致的经济损失。通常情况下,履约保证的保证金额为合同总金额的5%至10%。此类风险缓释措施不仅需要债务人付出较高的增信成本,而且需要债权人有较高的处置抵押物能力及向担保人索赔的能力。而在国外,工程合同履约风险可通过保险方式进行转嫁,保险公司的信誉及标准化的操作大大减少了合同各方的成本及相关风险。
为减少建设工程未及时完工给建筑使用者带来的损失,缓解国内工程承包方的资金占用压力,满足建设工程市场上对工期完工履约的需求,我公司开发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完工履约保证保险。
二、保险责任和费率
在保险期间内,投保人因自身原因未按照与被保险人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相关义务,导致工程竣工延误或工程质量不符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要求,给被保险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向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
保险基准费率为2%,实际费率以保险期间、投保人资质、反担保方式调整系数、免赔调整系数、资产负债率调整系数、投保其他相关保险产品调整系数、续保优惠系数、经验/预期赔付率调整系数与基准费率的乘积而得。
三、法律依据
建设工程完工履约保证保险的法律依据主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
行政法规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担保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进一步推行工程担保制度的意见》、《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等。
四、风险分析及管控
(一) 风险分析
建设工程完工履约保证保险的风险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投保人的履约风险。投保人能否按照施工合同的约定,如期完成工程项目,与工程施工主体的资质、过往施工经验、建造年度财务状况等因素高度相关;
2. 被保险人的履约风险。被保险人能否按约提供工程如期完工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关系到投保人最终的履行情况。被保险人需要准备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办理土地征用、提供施工所需水电、电讯线路、办理施工许可证及其他施工所需证件、按期支付工程款等。
3. 法律风险。包括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是否规范、合理,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双方权利义务是否有明确的约定等都将影响工程完工履约情况。
4. 建设工程市场及行业风险。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建设工程市场的波动、建设方的经营动荡、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支付能力等风险因素,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能否按期完成,从而决定是否会触发履约保证。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建设工程合同履约保证保险的风险因素不同于常规险种,故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对风险识别和风险管控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风险管控措施
考虑到工程完工履约保证保险的风险特点,将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和降低经营风险:
1. 严格筛选和审核投保人,设立投保企业准入门槛。工程建设方的施工资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完工的履约与否,因此在前期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制定工程施工资质的门槛,可同时参照建设方的过往建造项目情况、建设组织能力和工程支付能力等,从而高标准设立准入门槛,从源头上降低工程完工履约保证保险的承保风险。
2. 结合内外部力量,建立专业的法律团队。考虑到工程履约保证的法律风险较多,加上目前我国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建议成立专业的法律顾问团队,成员可包含内部信保部、法律部和工程险部有关人员,以及外部法律、建筑工程等专业人才,以此形成专业的法律团队,避免因实务操作中的法律问题引发保险责任。
3. 编写工程完工履约制度,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工程完工履约保证保险的特殊性决定其需要单独管理,尤其需要总部集中授权、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前者需要进行对赔偿限额进行严格限制,后者需要形成风险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保险当事人的资料备案、未决准备金的单独提取、风险查勘的定期进行和专业服务团队的建立等,以此形成一个长效的工程完工履约保证保险管理体系。
4. 监控建设工程市场运行情况,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考虑到投保人的履约能力易受市场、行业的冲击,同时经济低迷也会使得违约事故发生概率上升,因此通过实时监控市场运行情况,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可有效的减少保险事故发生。
将上述管控措施进行细化之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承保风险,有效地推进工程完工履约保证保险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
五、推广方式及前景预测
在产品推广前期,将根据市场需求、区域经济及相关行业发展情况等因素,选择风险相对可控的项目及区域先行试点开办。在完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进行推广。
从国际市场情况来看,2013年全球(除中国)的工程履约保证保险的保费收入是104.87亿元,2015年上半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72374亿元,预计全年的总产值约15万亿元,按保险费率2%、投保比例10%来计算,年度保费收入将达到300亿元,随着保险意识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住建网看到的,谢谢!